【淨零大挑戰】造林減碳 種樹不養樹做白工
樹藝師張顥與爬上樹冠,正仔細地修剪枯、老、病、弱的枝條,這是照顧樹木茁壯、耐得住強風的重要一環。在減碳、淨零趨勢下,種樹是未來一門好生意,很多企業都拿種樹行銷商品和企業形象,但他仍固守自己修剪樹木的專業領域,不敢接案幫忙種樹,因為這商機來得快,台灣卻還沒準備好。
種樹好處多,也是減碳、達成二○五○年淨零目標最簡單的方法。目前各國的淨零策略中,多數都加入種樹綠化計畫。不少企業也以種樹號召民眾消費,或參與實踐環境永續,例如買車就代消費者種樹,搭某家航空公司班機就代為種樹,買某些金融商品也用種樹回饋,連參加馬拉松活動,主辦單位也代為種樹,彼此為減碳雙贏。
種樹熱 但種完就沒人管
姑且不論這些企業有無漂綠,以及種樹碳權歸屬,種樹商機近幾年大增是不爭的事實。不過,園藝界常看到的現象,卻是種完樹苗就沒人管了,美好的初衷害小樹苗成了來不及長大的枯枝。
「種樹的人才、維養機制都沒準備好。」高雄愛種樹協會長期接受委託在海邊、郊山公益種樹,協會要求委託單位至少要認養樹苗三年;總幹事林慶禧說,現在坊間許多捐助種樹常常是一次性的活動,種完就沒人管了,樹不太可能長得好,枉費當初種樹的動機;而種樹、養樹都在戶外工作,常常滿身大汗,還要忍受蚊蟲叮咬,年輕人大多不願吃這種苦,連協會都缺乏年輕志工。
養樹冷 體力活人才跑光
林慶禧表示,近幾年很多企業來詢問委託種樹,但種樹也要養樹,認真養樹的費用驚人,尤其初期要頻繁澆水、除草,缺乏水源的地方還要設法找水、送水,樹長到一定程度還要修剪,面對極端天氣,種樹存活率的挑戰會愈來愈大。
張顥與的園藝公司人力一直處於緊張狀態。他說,種樹、修樹這一行是體力活,人力來自大專的森林、園藝、植病等科系,但九成學生畢業後就轉行,沒有熱忱待不住;他看到淨零趨勢下龐大的種樹商機,但看得到大餅卻吃不到,沒有穩定的專業人力,根本不敢接源源不絕的案子。
「這一行門派不少,什麼是最好的技術至今沒有共識。」張顥與坦言園藝在台灣是很傳統的產業,放眼國際,從育苗、土壤改良、修剪等都有很大的科學進展,台灣卻還自分日本派、美國派、本土派,一些基礎的專業缺乏在地的基礎研究實證,沒有共識下各立山頭。
找地難 造林需政府幫忙
台灣好植地社群共同發起人劉哲瑋與團隊這兩年透過衛星影像、政府地理圖資,找尋可種樹的空地。他說,除在偏遠林地種樹造林,七成人口聚集的都會區增加種樹是當務之急,但以北市為例,找出卅公頃空地,產權多屬國有財產署,「這個單位想的是資產,不是淨零碳排」,種樹成空談。桃園市府則盤點出三百個地點,結合民間認養推行種樹計畫,各縣市條件不一。
劉哲瑋說,種都市林的條件比森林嚴苛不少,包含土壤條件差、高溫、易受颱風折損等,但把樹種好的好處多多,目前看不到中央與地方協力推動這項前瞻的計畫,也阻礙了商機。
▌延伸推薦:淨零大挑戰/微生物染料、回收寶特瓶製環保衣 醞釀紡織業低碳新革命
相關報導
-
【淨零大挑戰】水電資源總量管制…氣候治理 應納投資環評審議
2022-12-06 -
【淨零大挑戰】針砭淨零轉型政策…陽光行動 讓台灣慢慢在變好
2022-12-06 -
【淨零大挑戰】立法牛步 台灣碳定價紙上談兵
2022-12-06 -
【淨零大挑戰】排碳領先減碳…節電無具體規畫 用電降不下來
2022-12-05 -
【淨零大挑戰】政府藍圖卡關…電力排碳係數高 不利產業出口
2022-12-05 -
【淨零大挑戰】淨零關鍵 2030減碳目標須加嚴
2022-12-05 -
【淨零大挑戰】淨零排碳路徑出爐8個月 沒進展
2022-12-05 -
【淨零大挑戰】儲能當標配 發展綠能一條龍
2022-11-15 -
【淨零大挑戰】循環杯租用 催生出新產業鏈
2022-11-15